爱游戏ayx官网入口乃寅写作班开展以“品味余华作品”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
为进一步分享读书心得,交流文学之美,11月5日晚,爱游戏ayx官网入口“乃寅写作班”在子衿文学体验馆内举办了以“品味余华作品”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。“乃寅写作班”兼职教授、作家安石榴、库玉祥,爱游戏ayx官网入口方秀娜、李美丹两位老师同20多位文学爱好者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师生们围绕活动主题,以讲述自己在阅读余华作品过程中感悟和体会再抛出问题的形式,针对阅读者的接受角度、创作者叙事技巧等问题,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活动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,师生交流充分,畅所欲言,场面十分热烈。
导读人 高云天
我是在大学时了解、学习余华的,尤其是余华的先锋小说。在余华的文字里,从《许三观卖血记》到《活着》,感受到了“生活”是更为残酷、更现实的。那么请问方老师:“您更喜欢《活着》还是《许三观卖血记》?
方秀娜老师:
更喜欢《活着》。因为《活着》距离我的生活比较近。在生活中,可以寻找到“福贵”的影子。而《许三观卖血记》则距离我的生活较远。
分享者:韦硕、闫晨、杨承贤
本次读书会三名研究生同学参与到了讨论,讲述了她们对余华作品中“冷静”的见解。韦硕说道:“《活着》很有力量。环境描写中带着冷静又蕴含着悲伤,很独特,笔触很有力量。”谈到《第七天》时,闫晨说:“这篇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,讲述了现实的真实和荒诞。尤其是余华描述死后的世界充满了温情。显现了一种冷的黑色。”杨承贤结合《现实一种》谈道:“文中的场面很血腥,冷静的描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,给人一种血里流着冰碴子的感觉。”
看到同学们相继讲述自己对余华作品的见解,方秀娜老师提出疑问:“余华的作品讲述的主题大部分都是比较沉重,问什么还能在青年人中得到这么大普及度呢?另外,在经历过生活的洗礼后,年纪大的人还会读吗?”
分享者:安石榴作家
余华在作品中探究的是“人性”,人的本质,探讨的是全人类共识的问题。年龄大也会读。余华故事的主题是沉重的,但悲剧往往比戏剧更永恒、更高级。对于大家目前的写作,短篇比长篇更容易接纳。短篇更具指导性,长篇比较不凡。在余华的《盲肠》中,余华很好地解决了大学生写作题材如何把握的问题。大学生写作时能够讲述一个流畅的故事,流露出真诚的情感,就已经做的非常棒了。余华的笔锋与鲁迅有些相似,但对死亡的描述更残酷。在《活着》中,福贵大儿子的死因在现实中也是有原型的,对现实揭示更有力量。好的作家对现实的观察、思考比常人更高。
分享者:李美丹老师
文学与传播学是两个角度。《活着》我是看过电影后才看书的,看过书之后很受感动。书中对人性的描写,特别容易让人产生情感的共鸣。人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人生、向死而生。看过书之后,产生了一种认同自己生活的平凡性,自己的平凡,福贵是一种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。艺术不能用传播学解释,艺术是无功利性的。写作是个人情感体验,想与大家分享美丑善恶,因此,文学应从文学的视角来看。
李美丹老师再次提到《活着》,方秀娜老师不禁问道:“为什么都写死了还要说‘活着’?在文学中读到自己相似的经历,那么文学中出现的结果是否会影响你?”
分享者:安石榴作家
活着就是很累。余华曾在王府井看到一位泪流满面的老人,上前询问,老人说:“我身边人都没有了,只有我在活着。”
分享者:库玉祥作家
路遥和余华两位作家反应苦难很深刻,路遥为活着而活着,他的读书经历是非常艰辛的,但是路遥作品中仍体现出的一种积极向上。余华的《兄弟》前半部写的很好,后半部却有些低俗。因此与“茅盾文学奖”失之交臂。他的《活着》则是描述了普通人的一生,我们是为了活着而活着,很超脱,对善恶一视同仁,持一种同情的态度。
听过各位老师的见解、分析,同学们结合生活纷纷讲述自己的见解。
分享者:董婵
伤痛会让人记忆深刻,和长辈们聊天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他们所经历的苦难。生活中,有很多烦恼、悲伤无法与人说,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有写作的灵感,就会记录下来,痛苦的时候思路很清晰。
分享者:苏宇鹏、高云天、陈永胜 、李润宇
苏宇鹏同学认为:“我们不应该感谢苦难,而应该感谢悲伤之后成长的自己。”高云天回忆起西开教堂的一次偶遇传教的经历,感慨“未知苦难,不信神佛。”而余华所呈现的是一种本质生的你在欲望。陈永胜结合长辈一生曲折的经历,讲述了对苦难的认可。同时他提及到莫言,余华与莫言相比,余华更易懂,莫言短篇容量很大。谈到余华的作品,尤其是余华作品的“苦难”,让李润宇同学“整个人都不好了!”他讲到余华《河边的错误》时说道:“这篇作品给人一种‘当凝望深渊的时候,深渊也在凝视你’。余华作品充满了冷酷,但后期的作品也存在温情。”
苏宇鹏介绍《兄弟》的内容并简单地评价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,就作品的前后两部分褒贬不一问道:“可否单一地评价一个人?”
分享者:方秀娜老师
一个人无法单一评定,生活中的对与错大多是从道德、法律层面评价的。文学作品创造复杂,但现实中的人比文学中的人更复杂,现实中的人会产生坏念头,我们不能用个人标准衡量别人。就像北大高材生弑母案一样,能因为他的高学历就掩盖他弑母的事实吗?
分享者:安石榴老师、库玉祥作家
安石榴作家结合文学谈道:“文学作品中人物不是去定义而是多维的,这样使人物形象更立体。我相信北大高材生是爱他的母亲的。人生活的过程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,写作是有切入点的。库玉祥作家讲:“小说是从左右两方面写的,不具唯一性。现实中人性更复杂,很多事情都是没法衡量的。”
活动最后,方秀娜老师做活动总结时表示每个人都有苦难,每个人都在一边承受苦难又一边享受美好。我们要珍惜生命,好好生活、好好写作、好好读书!
此次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校园读书氛围的营造,我们相信在之后的文学道路上同学们一定能在文学中沉淀文化,在文学中发展思想。